LOADING

加载过慢请开启缓存 浏览器默认开启

about

2023/8/8

我的三十年人生之路

本着脑瓜子不算很聪明,但是勤能补拙的性格,从小到大,读书算是没怎么让父母操心过。小学就开始寄宿,学校还是军事化管理,叠军被、折军衣,三年级基本就能完全生活自理了。六年级毕业考试,还考了年级第一,拿了学校小升中的奖学金,那一年,我非常的自豪。

然而,2006年,初一刚转到深圳外国语,第一个学期的英语考试就全班倒数,那个心里落差至今历历在目,也让我意识到和市里优秀的同学之间的差距,可以说,三年的初中,我一直都在补习和追赶,是不服输的三年。初三那年中考,我考了666,这个数字至今印象深刻,虽然是个很吉祥的数字,但是我离深外录取分数线,差了4分,而我第二志愿填了深圳实验,第三志愿才是深外(择校),所以各种机缘巧合之下,我最后被深实录取了。分数出来后,在跟深外班里的最要好的同学打了通电话后,痛哭了一夜,我追赶了三年,始终没办法靠自己的实力,堂堂正正的考上深外的高中,可以说,初中的三年,是让我感到非常自卑的三年,在学习上似乎没有了太多的信心。

2009年,升高中后,不得不说,深外的英语实力确实太强了,高中到了深实之后,可以说高一、高二我英语基本就没怎么用功,到了高三才开始认真学英语,加上高二考上了次重点班之后,我似乎也慢慢找回了自己的信心,高考也正常发挥,考上了省重点双一流大学:华南理工大学!而那也正是我的目标学校之一,即使是从今天看来,虽然华工算不上国内最顶尖的学府,但是也给了我足够高的人生起点了,我也很感谢中学时代的自己!

2012年,到了华工,也开始认识到全国各地优秀的同学,也能明显感觉到,到了大学,其实大家的目标各不相同,有的同学为了创业连连挂科、有的同学为了考研挑灯夜战、有的同学为了工作四处实习、有的同学为了留学认真上课积攒绩点…可以感觉到,上大学之后,选择已经慢慢开始比努力重要了,学习成绩不再是衡量的唯一标准。对于我而已,我的目标也很明确,就是出国留学,所以大学四年我仍然保持着自己学习的节奏,争取拿下每一个学分、每一个绩点,我也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,这也为后来申请香港科技大学做好了铺垫。

2016年,临近毕业了,我其实对未来读研的方向捉摸不清,而且那年我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个人,所以我暂时搁置了读研的想法,先工作了一段时间,2018年才决定去香港读研。在绩点还不错、英语成绩达标、以及工作经验的加分优势下,拿到了香港好几所高校的录取,最后选择了亚洲最美大学“香港科技大学”,可以说在港科大,我度过了梦幻的一年,一方面在专业学习上我保持着非常高的热情,丰富的课程设置、强大的师资力量、有趣的课程项目、志同道合的朋友,好几次通宵看书、啃着麦当劳看着图书馆的海景日出,另一方面科大无敌的风景和设施设备、香港独特的文化生活,让整个留学体验都提升了一个档次,虽然只有一年,但是绝对是学生时代画龙点睛的一年。
港科大毕业照

时间再一次来到了2023年,我先后在华为、Vivo工作了四个年头,度过了快速成长的阶段,而今年我也即将步入30岁,孔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三十而立的意思是,三十岁就能够按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,如今有学业、有事业、有家庭,我认为我确实做到了三十而立,我也很骄傲过去几十年来取得的成果,很感谢过去不断努力和奋斗的自己,让我如今有了一个相对于多数人来说都比较高的平台。但是也正如孔子所说,我距离“四十而不惑”,似乎还很遥远,我也希望未来十年的时光里,我能在人工智能领域,找到自己的价值,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,努力发光发热。也是在今年,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商业上的很多短板,急需充电,所以毅然决然的申请了亚洲顶尖学府香港大学的MBA课程。说起来也很神奇,我5月开始选学校,6月份才开始最后一轮申请,自己写材料、一周准备面试、一周备考GMAT、一周准备签证,7月份拿到录取通知书,7月底开学,8月初上课,整个节奏跟带风一样!是的,我还是那个追风少年!继续追梦吧,趁年轻,仰望星空,脚踏实地!
HKU Orientation